【南方日报】中山逾2000中学生脊柱异常
南方日报讯 (记者/高薇)7月7日,记者从中山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获悉,在一项涉及31所中学的脊柱侧弯筛查项目里,中山近4万学生中有2000余人出现检测结果异常情况。为了帮助这些学生,中山市教体局联合相关单位推出了健康干预治疗训练,目前已有700多学生参与。
据了解,由于脊柱侧弯早期无临床症状,家长及基层医院认识不足,其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也因此被忽略。诊治耽误,会出现人体外观畸形和胸腹腔脏器压迫,甚至引起脏器功能衰竭乃至死亡等现象。
为了让中山市患有脊柱侧弯的中学生能得到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在广东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侧弯中心在全市中学开展脊柱侧弯筛查项目。
去年9月,该项目正式启动。今年3月以来,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和中山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结合中山学生每年健康体检情况,进行了脊柱弯曲初步筛查工作,对初步筛查结果异常的学生派发了《复查通知书》。
全市中学还通过“致家长一封信”或电话、短信等方式,督促家长到市正规医院作进一步诊治,并建立脊柱侧弯学校健康管理档案。对于较严重的病患,学校还建议其避免参加剧烈运动,对不能参加体育锻炼,建议办理相关手续。
同时,中山市还启动了脊柱侧弯形体训练治疗。根据安排,形体治疗分理论课、形体课和考核课,均于周末在中山市体育局进行。目前,已有700多人报名参与康复治疗。然而,康复训练后学生的复诊率较低。
“这可能与学校和家长不重视、多数镇区医院不具备诊治技术、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有关。”中山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称,他们计划在7月15日,举办全市校医全员培训,对学生脊柱侧弯干预项目健康管理要求进行学习和普及。8月中下旬,将开展学生脊柱侧弯干预项目宣传义诊活动。
关注
中学生是脊柱侧弯主要发病群体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侧弯中心介绍,脊柱侧弯是指脊柱侧方偏曲10°以上的三维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畸形。国内脊柱侧弯发病率为0.61%,女性高于男性,以10岁至14岁之间青少年常见。因为这一时期是人一生中第二个骨骼生长高峰,脊柱骨生长较快,原本轻微的脊柱侧弯此时加重也较快,所以家长对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应特别注意。
轻度的脊柱侧弯患者早期外观的畸形并不明显,因为家长认识不足,加上脊柱侧弯大多不痛不痒,常常难以及时发现。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表现为站立时姿势不对称,如双肩不等高、形成“刘罗锅”,即“剃刀背”。这时候可出现外观畸形。如果病情继续发展,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进食困难,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下肢麻木、肌肉萎缩,重者可能出现截瘫。
防治
轻度患者可采取形体训练矫正
中山市中医院骨科医生黄福立说,脊柱侧弯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建议中小学生及家长、老师了解脊柱健康知识,学会预防避免脊柱侧弯的发生,如发现脊柱侧弯,轻中度的可以矫正。另外应注意正确姿势、加强康复锻炼,大部分可以恢复。如果重度的建议及早手术治疗。
他们认为,大部分患者无需手术,可以通过观察、锻炼等方式逐渐恢复。其中,锻炼方法有两种,需要注意精练。一种方法是:侧方弯腰,适合于“C”形(单个弯曲)侧弯,如果是同时有胸弯和腰弯两个弯曲,则不建议此方法。向脊柱弯曲相反的方向弯腰以对抗侧弯。每天做50-100个,分2-3组完成。另一种方法是三点式及飞燕式锻炼腰背肌。每天做50-100个,分2-3组完成。
原文: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7/08/content_7446358.htm